原刊載於My Body Knows【幸福解壓】公眾號
引言:告別與自由
最近我對於過去許多關係做了一次真正、完全的告別。
我感受到內在那股對於自由深切的渴望,在身心靈三方面,完全的自由。
這當中有親密關係、朋友關係、家庭關係,我明確自己要跳脫那些角色的制約、索取的業力,我要紮根於自己的中心,不再去為了誰的情感需求黑洞妥協,當然,我會和自己的黑洞好好共處。
幾年前在巴西的譚崔中心工作時,我和一名模特冠軍有一段只維持了三天的戀情。這是一次很好的學習。
前期天真浪漫的言語和眼神往來持續了幾周 (眾所周知寶寶老師flirt技能max),剛開始我礙於工作需要專注的嚴肅心情,不想跟誰有什麼情感牽扯,師兄甚至還鼓勵我「這種天菜,跨了幾個洲到南美才有,上吧!」
工作一結束,名叫加百列的鮮肉對我說「去什麼馬丘比丘,你的天使就在這裡,你會留下來對嗎?」放鬆的我自然毫不猶豫沖了。
(不要問我為什麼我的物件都會有這種臺詞,雙魚座的戀愛腦足夠強大就是有辦法顯化這種夢一般的戀情)
我們在一起三天他就要求分開,而我真的沒有做什麼,我們也沒有吵架,這樣戛然而止讓我身心受到很大的驚嚇,更不要說我在譚崔培訓課程工作一個月的時間,整個人都處於脆弱敞開的狀態,經受不起這種小孩子胡鬧的行為。
因為戀情短,自救我還是很會的。我允許自己完全進入憤怒:
不只是對於你長得帥、個子高、身材好就可以讓一個遠道而來的姐姐丟掉500美金機票、為你留下來這件事,
還有老娘我這些年修行修到哪兒去了,竟讓自己這般狼狽!
在中心每天午後的自由舞蹈時間,我毫不控制地在林中廣場縱情擺動身體、釋放,我記得有幾次我快速移動到幾乎要摔倒都不在乎。連戰鬥民族的俄羅斯同學看我跳舞都說”Revati you are totally crazy”
但我還是有傷心,那種關於自我價值感低落的悲傷,那陳舊的「我做了什麼讓別人覺得他可以這樣對待我!是不是我是一個太強烈的人,把他們都嚇跑了?」制約想法又回來攻擊我。
這時一個巴西同學鼓勵我,他說關係就是這樣子,會把我們以為處理過的恐懼和不安都再一次逼出來,不過最重要的是 “Revati you are so total, so total! And that is rare and beautiful. Don’t ever change.”(你是如此全然的一個人,那樣的全然!這是很罕見且很美的,你千萬別改變)
我聽進去了,雖然我主要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助人工作與精進自己的學習上,但我時不時還是會卯足全力,在所有生活的縫隙安排冒險,把自己完全丟出去,即便可能粉身碎骨、滿臉是血,我還是會去嘗試。
去經歷關係 看見你自己
我告別過一個未婚妻,她曾經是我很要好的朋友,基於一些務實原因我們打算結婚,但是在那個決定後我們的友誼很快就變質。我發現即便我們沒有親密地談戀愛,她似乎因為角色的變化把對於「伴侶」的所有嚴苛要求加諸在我身上,但我只希望兩個人是家人一般的朋友。一次爭執後她把我拉黑了,但其實這兩年我還是很擔心,她孤身在異鄉是否需要人陪伴與照顧。即便是這種善意,我也放下了。
我告別過一個超級好閨蜜,我們本來只是同事,她是被我呼悠去創業公司幹苦活的,那幾年我們常常一塊兒在深圳的寫字樓加班到半夜,後來也做過室友。我們真正交心是有一次我發現前任出軌,她在旁邊聽到我們的越洋電話,我只是在電話上問前任,你怎麼可以這樣對我,對方說了一些什麼不想要傷害我的理由,我不想繼續頭腦討論便掛斷。過了幾分鐘後我開始爆哭,閨蜜問我「你剛才電話上怎麼不哭?」我說沒有人看過我這樣,伴侶更不可能。她說「就是因為你這樣憋著他才去找別人」 (這就是情緒勒索的邏輯)。我說就讓他走,沒什麼值得留戀,我只需要發洩下情緒。她說這次看到我真實的樣子,可以跟我做真正的朋友。接下來幾年我們一起做了許多占星工作,生活、家庭與感情上一起經歷許多。閨蜜說「你這個人真的很奇怪,為什麼對朋友比對男朋友好。」最後她這種對男朋友比對朋友好的行為我受不了,因為影響到我們的工作合作,而且我不想再承受這種索取的行為,我不是地藏王,也不是耶穌,我是一個凡人,我的愛不是永無止盡的無條件。這段經歷過裁員、遺產爭奪、失戀心臟病發、創業公司老闆坐牢等各種劇碼的超緊密友誼,就在一個無風無浪的討論後完全終止。我記得自己難過了幾個月,最終還是放下。
這種故事其實很多,因為我知道自己有許多生而為人的恐懼,然而覺知讓我清楚,恐懼蛻變了就是愛,愛就是生命,生命就是無數次勇氣引領的冒險,它會很豐富、多汁,像絢爛的煙花一般美麗。
一次次接納自己的恐懼,
一次次接納自己的控制,
一次次接納自己的獸性,
一次次接納自己的人性,
在完整當中,我才能跟那一份神性連結。
Radha老師的書當中有一段描述很貼切,我在此分享給大家。
用一種危險的方式活著
讓兩人的相處中留有空間
讓天堂之風在兩人間飛舞
彼此相愛,但不要讓愛成為束縛
讓它成為海
流動於你們的靈魂海岸間
為彼此斟滿杯,但不要只共飲一杯
給彼此麵包,但不要只吃同一條
一起歡歌曼舞,但讓彼此獨處
如同魯特琴弦隨同一首樂曲震顫
卻各自獨立
獻出你們的心,但不要互相保管
因為唯有生命之手裝得下你們的心
一起佇立,但別太貼近
因為廟宇的支柱分開而立
橡柏不在彼此的陰影下生長
季伯倫,《先知》
譚崔是用一種危險的方式活著,在愛情生活中,這句話尤其真實,因為在譚崔的洞見裡沒有所謂的關係。它知道關於愛的所有一切,卻從未聽過婚姻這個字眼;它尊重個體,但不承認一對。如果這還不足以讓你自骨子裡打起冷顫,那也許你還沒瞭解我在說什麼。因為當我看到生命其原貌的真相,而不是我所期望的樣子時,坦白說,它甚至讓我也跟著怕起來。
我們所有人的基本選擇,在任何時候,任何片刻,都可能是生死之間的抉擇。假如我們選擇了生命,便是走在譚崔的路上,因為譚崔正是去喚醒、去慶祝、去蛻變生命能量;我們若選擇死亡,便是拋棄了譚崔。當然,沒有人真的想到自己是選擇了死亡。哪門子的聰明人會做這種事?但事實是,每當我們抑制了生命的脈衝,寧可選擇安全感、安心、舒適與妥協時,就是在選擇死亡,我們是在宣告自己不想活了。
獨身主義者為了避開情感上的干擾,選擇孤立;結婚許久的夫妻為了便利,緊緊的依附著彼此;對一夜情上癮的人,不敢打開自己的心⋯這些都是不去活著的不同形式,換句話說,只是不同的死法。
我很幸運,因為在我生命中的大部分時候,都有師父敦促誘導著我去危險地活著,去選擇自由而非安全感。不過我不想讓你因為這樣而誤認為,從一個愛人換到另一個愛人的一連串戀情便是譚崔。
成為自由的,意思並不是變得隨便、偶發的,況且人永遠也不會知道,生命的道路會帶著我們走到何處。
Tantra: A way of living and lov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