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你是愛人還是戰士

我知道恐懼是自然的!不過不要被它逮到了。把它放在一邊。不顧它去移動。一定要記住:一個勇敢的人和一個懦夫的區別不在於勇敢的人沒有恐懼而懦夫有恐懼 - 錯了。這不是區別。兩人都害怕!完全相同的比例。又在哪裡不一樣呢?所不同的是勇敢的人不顧恐懼去移動,而懦夫因為恐懼就停止。兩者都有恐懼!

你是愛人還是戰士?

原刊載於My Body Knows【幸福解壓】公眾號

恐懼與勇氣

我知道恐懼是自然的!不過不要被它逮到了。把它放在一邊。不顧它去移動。一定要記住:一個勇敢的人和一個懦夫的區別不在於勇敢的人沒有恐懼而懦夫有恐懼 – 錯了。這不是區別。兩人都害怕!完全相同的比例。又在哪裡不一樣呢?所不同的是勇敢的人不顧恐懼去移動,而懦夫因為恐懼就停止。兩者都有恐懼!

如果你能找到一個沒有恐懼的勇敢人,那麼你將如何叫他勇敢?他是一台機器而不是一個人。只有機器沒有恐懼。不過你不稱為機器勇敢。你怎麼能稱機器勇敢呢?勇敢只是意味著某些事情不顧恐懼儘管發生。恐懼是存在的,顫抖是存在的,但它不阻止你,你也沒有被擋阻。你可以用它作為一個踏腳石。發抖,顫抖,但你還是進入未知。

這兩種可能性都存在每個人裡!恐懼和勇氣。所有都靠你在兩者中選擇哪一個。永遠不要選擇恐懼。它削弱。它癱瘓。它破壞你卻不給你復活的機會。勇氣也會毀了你,但是這種破壞是非常有創意的 – 它會給你重生。

恐懼和勇氣,兩者都破壞 – 但恐懼只是破壞。種子根本是腐爛了。當你播種的勇氣的種子在土壤中,它接著也死了 – 但它不腐爛。它死了……進入死去的一個新現象。發嫩芽出來了。

勇氣就像恐懼會殺了你,但恐懼只會殺了你而沒有給你一個新的生命。勇氣會給你一個新的生命。選擇勇氣 – 永遠選擇勇氣。

巴關 Walk Without Feet, Fly Without Wings and Think Without Mind #4

愛人 or 戰士

我2006年剛進入臺灣的心靈成長社群或「修行圈」時發現了一個現象,就是大家熱衷使用靈性名字,並賦予它各種所謂正向的寓意。小我特別靈活的我當時對於這件事十分嗤之以鼻,但還是下意識去瞭解一下,梵文姓氏Prem(愛)的人被歸類為情緒型人種,特別喜歡擁抱,通常也很有藝術天賦,不是畫家就是音樂家,不然就是舞蹈老師!他們在各大國際導師課程會出現各種與存在/存有能量融合或者與他人心交流的迷惑行為,我一方面特別煩還覺得神叨叨,又不得不承認自己偶而是會在他們自帶的氛圍場裡被觸動。

而我被賜予的梵文姓氏是Anand(喜樂),據說是頭腦強大的一群人,其實就是說我們在修行這條路上會聰明反被聰明誤的意思。我的前半生經歷許許多多內在與外在的混亂和動盪,我確實也感覺自己蠻被高智商耽誤的(這樣說好像有點不要臉,但我在朋友圈有個外號叫行走的百科全書,我覺得可能是因為我年紀大又記憶力好吧!)有許多年我約會的愛人都是智商破表的社會精英,各方面都易於高人地優秀,讓我開始懷疑自己是否有智商歧視,因為跟聰明的人談戀愛真的很痛苦!觸及他們的心不要太難了!他們的內在防禦就像萬里長城,這彷佛也練就了我前線打仗的能力。

我很年輕的時候有不錯的危機處理能力,還在金融業工作時被外國老闆取了個「go to girl」的外號,讓大家有啥困難都來找我,而遇到挑戰我也都是正面迎擊。我雖然不是一個喜歡吵架和爭論的人,但閨蜜曾說過看我罵人是一種藝術,我也曾經被主管訓斥對待部屬太不留餘地,我就說「我態度很文明啊!」主管說「你那叫不帶髒字的機車!」我當時心裡想:羞辱人最能激發起他們的奮鬥潛能嘛,沒有抗壓性的人不要留在我的團隊!我只要溝通禮貌一點即可。畢竟我自己就是從小被明著批判打罵大的,完全內化了我家族裡的打仗風格。這些都落實了我的「戰士」屬性。

有一年我在翻譯一門身體能量工作訓練課時,老師又按照往例關心起我的戀愛與杏生活,我就說沒有旅行的時候都在靜心和生活,沒有什麼談戀愛的機會,老師突然問我「你是一個愛人(lover)還是戰士(fighter)?」我毫不猶豫地回答自己是一個戰士,而且特別受不了愛人屬性的人那股唏哩糊塗勁兒。不過好像意識引領生命經驗般,後來幾年我陸陸續續遇見幾個大魔王級愛人,會說話又會行動,心大得能裝下三千佳麗,有幾個人更是笑起來就讓人融化,舉手投足都是浪漫,即便帶點土味的情話由他們嘴裡說出來都很香。

我終於明白了一個心敞開的人具備什麼樣的魅力,而他們之所以有我當年認為唏哩糊塗的行為,是因為他們敢於脆弱,他們不害怕未知,或者並非不怕,而是就算怕,他們還是會前行。

在愛裡成為勇者

在我自我探索的這十幾年裡,我經歷許多劇變和常人難以想像的絕境,我就像是一個能從焦土裡挖破手指再爬出來的生物。雖然表面上我又怕會飛的多腳昆蟲又怕髒,但我能摸蛇又可以隻身去印度旅行,還可以帶著自己的睡袋住在鬼屋一晚。而17-26歲狂妄糜爛的青春歲月也刻劃了我的冒險人格(和極度敏感的神經系統),但我真正最害怕的是愛和親密。即便是我最親近的老師或是閨蜜,突然靠近或沖向我,我的身體都會不自覺退縮(幅度再小,我自己能感受到筋膜空間壓縮),能量體會凍結(即便它很快可以鬆開)。多年前有一回老師在課堂裡示範給所有學員看,講課講到一半無預警上半身往我這裡傾斜,我拿著麥克風翻譯著就瞬間整個人移開,跟自動感應機一樣迅速,課堂助教還說看得到我能量體都移位了。

後來我陸續在覺醒心理學、呼吸治療與身體能量工作裡學會身體盔甲理論(Body Armour Theory)和出生模式(Birth Patterns),體會某些經歷如何對一個人心的敞開程度與對外界聯結深淺度有影響,也會在身體細胞留下銘印,這些都不是什麼頭腦理論可以化解的,再聰明也沒用。幾年前我放棄下治療系方法,只是進入靜心,直到我重拾與自己的聯結,最無為且包容的狀態,我開始有了一丁點「愛人」的品質。這真的是一個很美的照見,我看見自己過往是那麼的love to fight(喜歡挑/爭戰),也可以fight for my life(為生存而戰),卻並未貫徹fight for love,我有時候會冒險到懸崖口就煞車,又或者縱身一躍僅是為了粉身碎骨(一種核心的求死意志,或稱之為毀滅傾向更貼切),直到我開始允許心的流動,那與我戰士的滾燙、熱烈品質不同,它是清新細緻的,如同一朵嬌弱的白玫瑰。

當我一次次意識到愛的危險,我依然願意做一個勇敢冒險的人,因為在愛之中,那些控制與猜忌都會剝落,那些虛假和限制都會褪去,而在愛的痛苦之中(就如同嬰兒經歷出生一般的疼痛),出現了一種深度,那裡有無限的能量與自由。

恐懼是自然的

恐懼是智慧 – 但它可以變得不正常

恐懼是自然的,內疚是一個祭司的創作物。內疚是人為造成的。恐懼是內置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沒有恐懼你將無法生存。恐懼是正常的。就是因為恐懼,你不會把你的手放在火中。就是因為恐懼你會隨著任何國家的法律向右或向左走。就是因為恐懼,你會避免中毒。就是因為恐懼,當卡車司機的響他的喇叭,你會離開道路。

如果孩子有沒有恐懼,他將沒有生存下去的可能性。他的恐懼是生命的保護措施。因為會有這種保護自己的自然傾向…沒有什麼是錯的 – 你有保護自己的權利。你有這樣一個寶貴的生命必須保護,恐懼只是幫助你。恐懼是智慧。只有白癡沒有恐懼,笨人沒有恐懼,因此你必須保護白癡,否則他們會燒傷自己或跳出一個大廈,或者他們會到海裡卻不知道如何游泳或他們可以吃掉一條蛇…他們無論何事都可以做出來!

恐懼是智慧 – 所以當你看到一條蛇穿越路徑,你就跳出那條路。這不是懦弱,那根本就是智慧。但這邊有兩種可能性…

恐懼可以變成不正常,可以變成病態的。於是你害怕沒有必要害怕的事情 – 儘管你可以找到你有不正常恐懼的道理,例如,有人害怕進入房子裡。從邏輯上不能證明他是錯的。他說「有什麼是保證房子不會倒下來?」

現在眾所周知房屋是會倒下的所以這房子也可能倒下。人們被倒下的房子壓粉碎了。沒有人可以給一個絕對的保證這房子不會倒 – 地震可能發生…什麼都是有可能的!  另一個人也害怕 – 因為有火車意外他無法旅行。有些人也害怕 -因有車禍他無法進入汽車。和有些人是怕飛機…。

恐懼可以變成不正常的,那麼它是病態表現。而由於這種可能性,祭司就利用它,政客就利用它。各種壓迫者都利用它描述他們把它變成病態式的,然後應用你就很簡單。祭司讓你害怕地獄。光是看在經文 – 他們有多高興描繪的所有折磨,十分津津有味的。經文很詳細的, 非常詳細的,描述每一個酷刑。

巴關 The Dhammapada: The Way of the Buddha II, #2

revatispace@gmail.com
revatispac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