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你好運,Nancy Stokes
原刊載於My Body Knows【幸福解壓】公眾號
生命經驗不能定義你是誰
最近有一部老戲骨Emma Thompson主演的電影【祝你好運,裡奧‧格蘭德】在朋友圈裡火了,日常仰賴被大眾口味內卷的人性治療師寶寶上線,認真地看完這部片,順帶看了一下1992年出生的男主扮演者Daryl McCormack訪談裡聊他如何與63歲的知名女演員創造出一部幾乎只有兩個人在一個房間裡的劇情,敘述的還是如此龐大且具有爭議性的主題。除了十分悅耳的英國口音外,我真切地享受了這部電影呈現出來的人性脆弱與防衛機制,以及人與人建立具有信任的聯結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挑戰與阻礙,再來就是兩位主角和編劇非常巧妙且細緻地刻畫出在既定認知、價值觀與界限之外,人與人無論扮演何種身分與角色、事件發生的所謂是非對錯,甚至是造成的舒服與不舒服,都能有個體去擴張、成長、更加接納自己與他人的可能性。
這部片觸動我的部份自然也和我的情感諮詢和軀體能量指導工作有關,它讓我更相信我在做的並不只是一件「小眾」的事情,是支持每個人去發現自己的存在本身就具有的不平凡性,那並非通過努力求得他人或環境認可、競爭拉踩而來,而是在深刻的自我接納與認同存在本身的安然與滿足。男主裡歐在青春期時和朋友們一起探索了身體、性、愉悅這些人類自然的天性,因此被母親否定、拒絕甚至背棄,他沒有因為這件事帶來的衝擊而否定自己生而為人的價值,甚至運用了自己內在安適感、接納性與冒險開放性發展成一份有利自身與他人的工作,雖然這不意味著他的人生已經毫無遺憾。而女主Nancy Stokes幾十年的人生都做了符合既定標準、道德、規範的選擇,直至丈夫離世、孩子奔赴截然不同的人生,她才有機會仔細看待自己對於生命的各種不滿足,對於她一連串的自我嫌棄與貶低,再往外投射在他人身上的評判,裡歐就只是給予空間和等待,直到她真正意識到自己這些生命選擇與經驗並不能完全定義她這個人,甚至她也不能強迫裡歐用他的生命經驗來歸結他的人生選擇與發展,他們都在被看見、被允許、被接納的過程當中,更自在地刷新每一刻的自己,那超越職業選擇和生活方式的「人」。
性自尊之於人的存在安適感
同樣都是聊人性和性工作者,1990年李察基爾和朱麗亞·羅伯茨的【漂亮女人】在豆瓣上的描述是無法處理親密關係的男企業家與漂亮ji女的跨階級戀愛,2022年的【祝你好運,裡奧‧格蘭德】豆瓣上的描述是保守學校老師雇用了性心理治療師來幫助自己重啟對身體的認識。這個從prostitute到sex therapist的身分定義是國內專有,我沒有在任何國際影視平臺網頁看到這樣的描述,實際上裡歐就只是一名性工作者,似乎要加上治療師的標籤才能正當化這個故事,即便如此,我想從兩部片的男女角色變化看,人類社會在這30多年來還是有一點點升級。
實際上,我女性已婚客戶丈夫的「小三」們依然想著如何通過性交易和情感操作搞錢搞工作,未能像裡奧一樣帶著尊嚴與真誠看待自己、生活與工作,多少還是停留在32年前羅伯茨扮演的性工作者薇薇安那種麻雀變鳳凰的幻夢中,這些性工作者的客戶們也不像湯普森扮演的女主Nancy Stokes般,一步步照見自己的人性與欲望,最終能為自己的選擇甚至是人格缺點(為了保護自己、合理化自身行為而口不則言及侵犯他人界限)負責,但至少我的諮詢客戶們開始意識到她們為了既定的社會框架與生活安全感所妥協、犧牲的個體自主權,而這些虛浮的「標準」人生曲線認知是如何造成了她們感受到的那份束縛、價值縮減與不自由,這樣的內外分裂又是如何創造她們內在的空洞甚至是痛苦,她們還是找到勇氣踏上了這段性自尊重建的旅程。
而我那些單身又仇視「剩女」或不甘於「某某某之妻」、「某某某媽媽」標籤的客戶與朋友們,依然在為她們的生活安適感做彷佛無止盡的奮鬥,雖然這是一個充滿矛盾的過程,畢竟安適只能建立在放鬆裡,奮鬥裡總有些緊張甚至是不接納,但毛毛蟲都需要先經歷作繭自縛才能夠進入破繭而出的過程,即便那斑斕的美麗是如此短暫,在意識展開那一刻的自由卻是永恆的,超越這具肉身的生老病死、超越這次人生經驗的種種情情愛愛,超越這輪頭腦從無知到探尋、追逐已知到臣服於奧秘與不可知的過程。
性治療 vs 性朋友
電影裡有很多經典的對話,關於人與人之間在慈悲與非指定性、個人化的愛當中聯結,我想在此分享:
裡歐說若性服務行業被規範化,想像文明能夠進化到什麼程度:沒有羞愧、沒有評判。一個人需要性,可能基於挫折或氣餒,基於任何一種原因而無法得到它:可能是因為害羞,可能是不舒服,可能是在失去某人的哀慟中,可能是生理情況艱難。那你便可以雇用像我這樣的人,在規範化且安全的情況下,對你我來說都很好,對每個人而言都是。而我幫助你,或甚至能愉悅你更好。
Just think how civilized it could be if it was just available to all, and there’s no shame attached, there’s no judgement. You want sex, and you’re frustrated, you can’t get it for whatever reason. You’re shy, you’re unwell, you’re grieving, you’re physically struggling. So you just hire someone like me. It’s all regulated and safe. For you, for me, better for everyone. And I help you. Or I pleasure you. Even better.
每個人都想要不一樣的東西。Everyone wants something different.
享受你的身體並不是一件虛榮或徒勞的事情。去愛你的身體。
It’s not vain to enjoy your body. To love it.
Nancy:我想我破壞了氣氛
裡歐:我不太確定剛才有建立氣氛。抱歉,我這樣說很失禮。
Nancy:不,那是真話。
裡歐:但你付費不是為了要聽真話,你付費是為了一個幻想。
Nancy:現在我已經不知道我付費為得是什麼。
I think I may have killed the mood.
I’m not sure there was a mood. I’m sorry, that was rude of me.
No, it’s true.
No, but you’re not paying for the truth though. You’re paying for a fantasy.
At this moment, I’m not sure what I’m paying for.
裡歐試圖讓Nancy Stokes放鬆而引導她跳舞。
裡歐:沒有考試。這一切都只是一支舞。
Nancy:舞步我不會。
裡歐:一場即興的舞蹈,我們只是跟隨它的帶領。沒有行程表,沒有下課鈴。
There is no exam. It’s all a dance.
I don’t know the steps.
An improvised dance, we just go where it takes us. There’s no timetable. There’s no bell.
或許每個人,無論男女,最核心的需要並不是性治療,因為治療therapy這個字本身就設定了問題的存在,就像電影裡的裡歐和Nancy Stokes一樣,他們兩個人,甚至是那個曾經被Nancy教過的女服務生,都只是需要被看見、被理解,被支持與鼓勵去接納自己的身體、性、欲望、幻想fantasy、現實生活的種種選擇、過往經歷的影響、曾犯下的錯誤、後悔的事情,如同一個真實的人。或許每個人最終需要的是一個性朋友,那個人也有可能是你的伴侶,可能是一個網友,可能是一個戀人,當你們能夠建立一種單純的人性的聯結,那種友誼能展開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