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平衡的藝術
原刊載於My Body Knows【幸福解壓】公眾號
身心健康不過就是陰陽能量平衡
過去兩周我在陪伴大陸的客戶、朋友與工作夥伴接連變陽跟等待陽康中渡過。
其實過去三年的疫情我四處旅行,半年臺灣、三個月大陸、三個月歐洲,所到之處不是一波羊剛路過,就是前腳離開羊群才到,我或許因為衛生保健意識濃烈、針對性補充呼吸保健品而沒有陽過,但在芬蘭時因為前往法國要配合入境要求,第三劑打了外國疫苗引發了身體許多不良反應,像是皮膚過敏、半夜呼吸終止、胸悶胸痛等,整整持續了大半年,說對於病毒沒有恐懼是不可能的,加上我自幼免疫系統對任何外來物質都容易引發過激反應 (例如蚊蟲叮咬會紅腫發炎擴散到一個巴掌大小,留疤一個月),我也在運用這個機會去探索、面對內在對疾病的恐懼,並試圖用不同的方式來連結身體。
這個過程除了呼吸法的練習給予我心肺系統的支援,靜心的覺知觀照也給了我的意識與神經系統很多空間,讓我能在紛亂的資訊當中找到安頓身心的錨,在啟動的時候引導自己回到放鬆,不任由人云亦云、集體意識裡的恐懼或反恐懼震盪帶走,務實地照顧自己的身心,回應她每一刻真實的需求。
我覺得這很符合TC陰陽能量平衡的觀點,免疫系統積極戰鬥、抵抗病毒是一種陽性的反應,而其他器官、腺體默默維持其他生理機能繼續運作、休息,這是一種陰性接納共融的態度,其實身心健康不過就是陰陽能量運作的平衡,而這樣的自然狀態也可以應用在生活當中。
我舉一個非常務實的例子,我的好友是一位獨立創作藝術家,疫情前她因緣際會開始繪製綠度母,疫情後她發心傳遞正能量,便開始繪製藥師佛,並傳遞給身邊的人,後來越來越多人加入她的繪製靜心,讓意識沉靜下來,跟健康、慈悲的頻率共振,獻給整個世界,這是她有意識的選擇:資源。今年她連續碰到車禍意外,第一次是索賠高昂金額的年輕人,第二次碰到的是老人,醫療費用雖然不高,但索賠可以依法要求很高,若同樣的事發生在我那些沒有靜心支援的朋友與客戶身上,他們會不由自主地責怪命運,會質問為什麼我這麼倒楣?為什麼這事情要發生在我身上?然而我的朋友並沒有這種想法,她試圖維持自己的合理界限,也在能力所及範圍內配合受損方,當然這會影響她那一段時間的心情,她卻告訴我,每日的生活和當下的喜悅更值得她付出精力與能量,已經發生的事件不可逆反,但她可以成為自己信念的力量。
這就是靜心者培養出來的內在空間與涵納外在環境變動的能力,而這在疫情下的地球是極度需要的,因為每個人都對疾病與死亡感受到恐懼與焦慮,更因為封鎖和限制帶來的經濟衝擊而彷徨,存亡的焦慮彌漫在整個集體意識。沒有任何時刻比現在靜心更有效。
身體儲存負面情緒與創傷經驗
疫情高發這段期間遇到客戶一些狀況,讓我確實意識到人們普遍不信任自己的身體,甚至這種態度與信念讓他們遠離靜心,雖然他們會有各式各樣的說法,像是沒有時間、沒有感覺、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沒有效果等等,但總體來說,底層的抵抗還是跟與身體聯結有關,因為這具身體裡儲存著太多情緒垃圾與創傷經驗,不能夠立刻帶來平靜 (事實上多數人認為的平靜狀態是切斷、無感,並不是真正的放鬆)
比如我的高中同學最近找上我,說她在朋友的介紹下開始上內在探索課程,會做呼吸個案、亂語靜心,並瞭解脈輪。上了好幾個星期的課程,我詢問她收穫了什麼,她分享了自己比較能接受情緒和生活中與伴侶和工作上帶來的壓力與不愉快,更願意去給自己空間來真心決定,不再過度配合他人的需求,接著我問她,那妳日常做什麼樣的軀體練習呢?她愣了一下,回答我說沒有。我便問她是否運動鍛鍊身體,她笑著說走路,我問走多遠,她說15分鐘。這對於現代人快速及高壓的生活是遠遠不夠的。
這也是我們MBK能量線上課與線下課學員的生活寫照,課程裡確實有很多體驗,但回到日常生活,靜心和軀體練習無法堅持太久。我完全能夠理解,我2006年接觸靜心,真正開始大量做時已是2011年,而當身體裡面的情緒和創傷浮現時,我被嚇到了,也有抵抗,但也正因為如此,更希望剛接觸動態式靜心的人能夠明白,這些靜心技巧首先會調節你的自律神經系統,從日常壓力、緊抓、控制、壓抑的交感模式通過身體進行到底,正當刺激荷爾蒙與腺體的高度運作,身體才有可能轉換到放鬆、允許、感受的副交感模式,而這種自律神經的正常切換與我們的免疫力和身體健康息息相關,這大概也是靜心者大多都能維持體重與身形的原因吧!
我有一個從甲狀腺功能異常演變成癌症的客戶,手術後回到職場,我們最近見面時,她告訴我自己太敏感,很受公司領導的情緒影響,我告訴她,可以利用搭乘地鐵或等待公交的時間,觸碰自己手術的部位,感知它、聯結它、傾聽它、感受那裡的恐懼與情緒,用意識告訴它:「我在」,並通過觸碰去接受它的現狀,這樣日積月累,便能跟這些病變的細胞和平共處,雖然不能保證痊癒或不復發,但至少能夠確保身體免疫系統不一直陷在過度反應,而能夠調節的免疫與其他生理機能,自然是可以更好的恢復健康。我這樣說的時候,她落淚了,因為她發現自己都沒有站在自己這邊,陪伴辛苦的自己,能量卻都浪費在外在的發生。
這些靜心與身體聯結的建議,都有科學與醫學的依據,並非理論,但卻經常被人們忽略。我也有很多身心成長圈的朋友會抱怨周圍人的負能量拖累自己的狀態,然而任何一具紮根的身體、歸於中心的意識,受到外在的影響都是有限的,而這些靜心技巧就是説明我們掌理自身狀態的入口。
願2023年,我能夠奉獻自己的經驗與時間,支持更多的人深入並體驗靜心,讓他們更有機會排除外在的干擾與雜音,融入自己自然喜悅的本質。
Namas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