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妃與愛新覺羅汪的啟示
原刊載於My Body Knows【幸福解壓】公眾號
群眾意識能否脫離宮鬥劇碼
最近大S與汪小菲的財產清算與消費習慣被張蘭的麻六記行銷手段推上了熱搜,原本這對前夫妻的瓜大家已經吃膩了,但國內敬老尊賢的思維根深柢固,為老不尊者依然很容易取得同情票,誰還會在意兩個汪姓未成年人在網路上看到親生父親的照片和內容都伴隨著諷刺與譏笑,看到親生母親的時候都是摟著繼父拍廣告賺錢和去銀行追債,這些網路熱度與評論正在傳遞什麼樣的兩性與金錢價值觀給未成年者,也罕見群眾關切。
(此時可以回憶一下當年《如懿傳》裡蒙古穎妃與炩妃爭奪女兒扶養權的情況,便可知曉宮鬥劇持續傳唱的兩性與婚姻價值觀)
由於我生長在三代媒體人家庭,從小就聽說徐家人許多未被報導的事情,也不可能參照王偉忠這個人對此事發表的婚姻關係與家庭倫理建議,看熱點新聞以及網路評論時,我完全感受到群眾只是把這些人當做自己的嘴替:
1、被出軌過、離婚、分手過媽寶男甚至被傳染過X病的女性族群支援大S,用互聯網的空間宣洩厭男情緒;
2、被淨身出戶過、前妻前女友再戀再婚的群眾支持汪小菲,用互聯網的記錄搜索各種大S的不雅或zuo精圖,來釋放男性無法長年單用物質取悅女性、建立屹立不搖的價值與地位所產生的挫敗感;
3、那些主張結婚、生子、談戀愛都該盡數聽爸媽、孝道是唯一的道、女性就該犧牲一切為孩子付出的傳統群眾支持張蘭,把麻六記買到投資人都開始關注其業績與市場價值,張蘭推的恰巧也不是特別貴或養生的食品飲料,或許是兒女不養或不婚的失望情緒與報復性消費。
有鑒於幸福解壓是一個推廣個人與群體意識成長的公眾號,我也寫過大S與汪小菲許多次,本來這次不打算再唱一回「醒醒!早該醒醒!」,直到我看到臺灣一個知名的時尚大V:Mr. 佈雷蕭在臉書上貼出來的一張圖,在他眾多十分專業的紅毯與時尚大片的點評貼文中出現了甄環傳劇照,標題『熙妃駕到』,底下的評論精采絕論,網友們祭出甄環傳表情包與劇照,足見宮鬥劇即便不再火熱,對群眾情緒與價值觀的影響力還是很大。我就改變主意,這次用不那麼嚴肅的角度來探討婚姻、兩性與育兒。
我想用英國演員海倫娜·博納姆·卡特的一段話,邀請大家思考並感受一下,在這些娛樂瓜與情緒投射之外,生命與生活的意義。
『我認為生命的一切都是藝術:你做什麼、你的穿著、你愛一個人的方式,以及你如何說話、你的微笑和你的個性。還有你相信什麼以及你所有的夢想、你喝茶的方式、你如何佈置你的家或派對、你的買菜清單、你做的食物。你的字跡看起來如何,還有你感受的方式。生活就是藝術。』
I think everything in life is art. What you do. How you dress. The way you love someone, and how you talk. Your smile and your personality. What you believe in, and all your dreams. The way you drink your tea. How you decorate your home. Or party. Your grocery list. The food you make. How your writing looks. And the way you feel. Life is art.
在此附上幾張海倫娜扮演過的經典角色,盡顯她此生全力在電影與電視裡探索著女性在不同生命階段與場景可能呈現的角色與樣子。
生活的態度決定生命的意義
海倫娜和鬼才導演蒂姆·伯頓曾擁有一段13年的親密關係,育有兩個孩子,他們從未公證結婚,分開後共同扶養小孩並保持友好的關係。海倫娜除了影視作品琳琅滿目外,曾獲得奧斯卡金像獎兩次提名、艾美獎獲獎,當年飾演哈利波特系列裡的食死徒的純血女巫後,收穫了主演丹尼爾·雷德克裡夫的情書與多年的愛慕。海倫娜和蒂姆的背景對比熙妃跟愛新覺羅汪剛好反過來,前者來自英國與西班牙的Z治舞臺家族,有總理和男爵,後者來自美國加州的普通家庭。
他們在一起不久後就有了小孩,兩個人的房子在隔壁,打了一個通道,海倫娜曾經開玩笑說是蒂姆的鼾聲導致了他們的住宿情況,但她明確表示,任何關係在一年之後雙方都會需要獨自的空間,所以這樣的安排是很好的。而拍攝歌舞電影《理髮師陶德》時,兩人首次在片場吵得不可開交,針對這個情況海倫娜後來說可能是蒂姆非常認同陶德的人物角色,而她扮演的是該角色的夥伴和關係親近的人,她自此發現德普因為很常跟兩人合作,總被夾在中間,所以她決定:我不要有任何好主意,有的話交給德普,由他去提,這樣蒂姆就能夠接受。她曾經以為蒂姆某次把自己找到辦公室去「談談」是要求婚,沒想到居然是慎重其事地邀請她扮演紅心皇后,還畫了一個頭超級大又皺著眉頭的女人,海倫娜說『這比求婚更有趣吧!』
瀟灑來自真實
兩人分開後多年記者持續追問分手原因,海倫娜分享了許多個人在這段關係不同階段的經歷、感受、情緒與體悟,甚至說分手和離婚就是經歷一場關係的死亡,會有哀慟的階段,但當哀慟變得無趣時,人們就學會往前走。她坦承分開後共同扶養孩子並不容易,但她學會了把孩子不在家的時候當成給自己放假,並友善地告訴記者她不能說分手的原因是基於對孩子們與對蒂姆的責任,她尊重蒂姆,只能說她自己並非離開那段關係。
據說蒂姆·伯頓曾是非常害羞且講話很難說完的人(所謂拋棄句子的社恐藝術家home for abandoned sentences),與海倫娜交往的13年朋友們都認為他改變了許多,他曾經公開說過海倫娜非常嚴重地被英國媒體誤解,但即便大家喜歡批評她的時尚品味,像她這樣一個安全感具足的人是不會讓自己太過被影響的。
『我們確實找到了彼此。事實上,一段成功關係的指標不應該是你們是否永遠在一起。有時候你們並不會發生上天註定的永遠在一起。有時你必須學會接受事情就是這樣了。但那是一份禮物,一份巨大的禮物。我們給了彼此孩子和更多。』
We did find each other. And really, the mark of a successful relationship shouldn’t be whether you’re there forever after. Sometimes you’re not meant to be forever together. Sometimes you have to come to terms with the fact that that was it. But that was a gift, a massive gift. We gave each other children and a lot more else.
某個程度上他們看見了真實的對方,也在關係當中不斷成就彼此,讓彼此的意識與生命經驗擴張了,而因為自愛、接納與尊重,當然還有成熟與守護孩子的心,他們都瀟灑地奔赴不一樣的人生角色,但也為彼此留有恰當的空間。